.
![]() |
![]() |
水殿招涼
佚名【宋朝】 此圖屋頂瓦隴與瓦當、飛椽、套獸繪法皆極細膩,山花面梁架露明,不似清式皆掩以山花板,搏風版相當寬闊,正中安置垂魚,沿邊又有惹草裝飾。 垂於是懸掛在山花中央的一個構件,它可遮擋縫隙,加強搏風版整體的強度。惹草則是釘在搏風版接頭處,是象徵性防火觀念而來的裝飾。
|
山水樓閣
佚名【清朝】 繪秋景,梧桐、桂樹、蘆葦點綴圖中,後方繪有捲棚帶抱廈屋頂,(前後相接處不用屋脊,而做成弧線曲面。)進深三間前出廊;前方兩層懸山頂房屋,檐下裝修用支窗,(多用於園林建築或住宅,大式、小式建築均可。外層上段可支起以利通風,窗心都是直櫺條。) 下為磚砌檻牆。中央樓閣平台四周有尺欄式欄杆,下護有滴珠板(宋稱雁翅板),蓋在厚木板鋪成的橋面上。 右邊另一棟建築物四周有檐廊,外檐裝修格扇門,格心紋樣俗稱為「一馬三箭式」,(直櫺窗的一種,在縱列直櫺上下部位,各橫置三根橫條。)明清宮殿次要房屋常用,下方環板與裙板採用採畫大理石紋裝飾。 |
![]() |
![]() |
傑閣媐春:王詵【宋朝】 西元紀年: 1048-1104AD 界畫臺閣竦峙,乃剪取主建物之園內一角,樓閣精巧。園內植棕櫚奇石,廊外有垂柳林木,庭院景緻幽雅,遠山淡抹,窈藹深邃,頗為引人。 江南古典庭園,常將樓閣置於園林邊側或後部,以豐富園中景觀,亦便俯覽園景和巧借外景,取景與造園之理兩相融通。 雖僅取庭院一隅,佈局似由遠處觀之,景域甚深,嚴整內斂之風頗見北宋人一障山川之形勢氣象。 |
望海樓圖:佚名【明朝】 西元紀年: 1368~1644AD 畫中樓閣矗立於城牆之上,下瞰大江,屋內設有雅座與眺廊,文人三五成群,有些持卷觀賞,有些憑窗眺遠,前方路上有騎馬及挑行李還沒進城門的旅客。
主樓為三重檐十字脊山頂,斗栱單抄三下昂,山花內設虹梁,屋脊脊飾吻獸、檐椽細繪。樓之左側突出一座四角方亭,亭內有籐墩、屏風,殿內柱身高大,開間廣闊。樓腰間置平坐,外護以欄杆、雁翅板。柱頭施闌額設普拍枋,轉角處皆出頭,梁枋上並繪有裝飾圖案。 此圖歇山屋頂坡度及屋面曲線大於一般殿堂,唐宋以後,屋頂坡度由緩變峻,在樓閣建築上多用舉折法,使得屋頂輕盈活潑,明代的城樓已有採用。 |